首页 > 科技研发 > 研发动态

医保支付标准将出,药企别慌!

来源:信息员       点击量:3163      时间:2016-12-07

从第76届全国药品交易会论坛传来消息,医保支付标准有望和新版医保目录一起在年底出台。“医保目录+医保支付标准”联手出山,监管者显然是故意的,就是希望医药行业能读懂内在含义。


主政者目的


这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政府对医保基本和基金可持续性的再三强调,突出点是疗效确切和价格合理,以免主营高价药和辅助药的老想打医保盘子的主意。


其次,政府强调要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价形成机制,以此来减轻药价虚高虚低并存所带来的困扰。明确要减少政府对药价的直接干预,因为十几年来的政府部门主导的药价审批管制、招标集采不但效果不佳,反而加大了寻租性腐败。因为不管推出什么样的政策,一旦权力集中于少数部门,总有人有办法攻陷主政者,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使政策流于形式。


所以现在政府针对医药购销和使用环节的要害,推出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组合拳:


1、医药分开,医疗服务价格提升和医院药品零差价,以此减少医院和医生对开药的依赖。


2、通过GMP升级和飞行药检来提升生产水平,通过一致性评价提升药品品质,通过注册改革提升新药含金量,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扶优汰劣,从源头上减少药企数量。


3、强化支付方角色,管理药品的使用部门从自身也受益于卖药的医院转到医保管理部门,所谓总额预付、临床治疗路径和医保支付标准先后问世。


4、用“两票制”和“营改增”来压缩流通成本,打击商业贿赂。


医保支付标准就是这套组合拳中的一招,它并不仅仅改变表面上的支付形式,关键点就在“调动医院降低药价的积极性”。如果医院能把采购价谈到支付价以下,相信它会有动力跟药企认真谈判,其无论实力还是专业都会比招标办和人社部更难缠。那这个就是升级版的二次议价了!


你还盘算着进了医保或者招标成功就等着数钱?先得问医院和医保支付标准答不答应。


据内部流出的人社部和卫计委关于《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意见稿》的内容,医保支付标准要参照仿制药标准,而且还得是药品实际成交价格的全国最低,这不就是一个变相的全国招标平台吗?而且它不仅采集招标价格,还跟“两票制”配合,把药企的出厂底价、渠道价、电商价、药店价和终端价一网打尽,对采用代理制且渠道混乱的公司来说,无异于晴空霹雳。另一方面,外企已过专利期的原研药进了医保后,也将参照仿制品标准给付,差额由患者自付。患者不愿自掏腰包自然要来烦医生,医生会不会就此减少原研药的使用呢?也许这正是主政者的目的之一。


政策组合拳发威


医保支付标准看似威力如虎,但可惜目前还是只没长齐牙的老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是支付价的基准,按这个基准来看,目前达标产品很少,到2018年底能否完成289个基药的一致性评价大家都说不好。相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支付标准可能会跟省级招标的现有价格层次保持一致,形成原研、优质优价和普通GMP标准并存的局面,外资内资药企在未来3年内还不必太慌张。


支付标准由各省自定,调整周期也不强求。估计未来有钱的省份会参照上海搞GPO集采,没钱的可能学“三医联动”的三明模式,价格是首要因素。


对药品实际成交价的采集还没成体系,需要“两票制”全面实现后才可能做到,两三年内还是参照招标价。


当然,等这只“老虎”牙齿长齐也指日可待,除了医保支付标准,还有医保总额预付、临床路径这些“老虎”也下山了。


去年以来,政策组合拳似乎始终在传递一致的声音:控制药品开支,药企要靠创新药赚钱。对药企来说,未来最大的挑战是药价下行对利润的影响,毕竟新药的创制难度和速度都难以把控。如果不能开源,节流便成了首选之路。目前,高达30%-60%的营销成本将成为药企不能承受之重。不光是过专利期的药品,药价谈判会毫不留情砍价,正在专利期内的药品能否赢得医保支付也不容乐观,除非你的药品对影响公共卫生重大疾病或者疗效有突破。不过即便如此,你也还要证明该药的性价比合理。


对于现在90%的非专利药来说,操盘手面临的威胁就真切得多了。要考虑我们是否还能养得起庞大的销售团队?我们是否还能在五星级酒店开一些聊胜于无的学术会议?我们的产品到底能不能向更基层的市场进发?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29-88330535
029-8833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