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患者教育 > 妇科

临床:月经不调是不是病?教你鉴别和防范

来源:医学之声       点击量:2845      时间:2019-09-26

月经失调可能是困扰很多女性的问题。本来月经就已经够麻烦的了,要是再加个「失调」,这就是把人逼疯的节奏。正确识别和诊断尤其重要!


1.[月经不调概念口诀]


月经不调很常见 周期错后或提前

或者出血量异常 经前腹痛常相伴

病因功能多失常 也有器质性病变

全身血液高血压 内分泌病和流产

肝病宫外葡萄胎 妇科肿瘤泌尿染


[解释]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 。表现为月经周期提前推后或出血量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


月经不调,妇科常见病 。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



2.[月经不调症状口诀]


月经周期常提前 连续俩月廿一天

属于排卵型功血 卵泡期短七八天

黄体期短于十天 体温上升不足半


经期延后达七天 甚至月半见一面

连续出现两个月 基础体温有特点


周期正常经期延 时间七到十四天

小腹疼痛多加重 只因平时妇科炎

白带量多色黄白 质稠有味能闻见

黄体萎缩若不全 月经量多常相伴

内膜修复月经后 阴道出血仍可见

月经先后不定期 二十一天或月半


面色发青唇色暗 情绪郁闷心易烦

面色灰暗唇色紫 体内淤血女性见

苍白浮肿唇色淡 脾虚气虚可判断

颜面出油长痘痘 体内湿热常可见

脸白如粉颧腮红 气阴两虚是诊断


[解释]


基本症状


1、经期提前

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2、经期延迟

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经期延长

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失调还有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5、面色改变

①面色隐隐发青,唇色暗,眼圈色暗:多见于情绪郁闷,心烦易怒的女性

②面色灰暗,唇色发紫:多见于有体内有瘀血的女性;

③面色暗黄或者苍白浮肿,唇色淡:多见于脾虚、气虚的女性;

④颜面爱出油,喜欢长小痘痘:多见于体内有湿热的女性;

⑤面色苍白,宛如擦粉一般,双颧红如涂了腮红,唇色红,身体瘦弱:多见于气阴两虚的女性;



3.[痛经症状口诀]


月经不调下腹痛 原发继发有两种

原发周期性痛经 但无器质性疾病

继发痛经内异症 肌瘤盆腔炎性病

子宫息肉腺肌病 月经流出道阻梗

排尿性交多困难 异常出血不孕症


[解释]

症状痛经。月经期间合并下腹部严重疼痛,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痛经是周期性月经期痛但没有器质性疾病,而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内异症、肌瘤、盆腔炎症性疾病、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和月经流出道梗阻。因此,继发性痛经常伴有其他妇科症状,如性交困难、排尿困难、异常出血、子宫肌瘤或不孕。



4.[经前期综合症口诀]


经前一周复发生 躯体精神综合症

月经来潮症消失 确诊要素须记清

前三个月周期中 精神体质各一种

疲乏急躁多抑郁 焦虑敏感猜疑性

乳房胀痛四肢肿 腹胀不适和头痛

反复出现黄体期 经来四天症无影

经后至少十二天 不再复发是特征

生活工作受影响 全部符合才能定


[解释]

经前期综合征是指育龄妇女在月经前7~14天(即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侯群,月经来潮后症状迅即消失。


现在临床主要根据下述3个关键要素进行诊断:

①在前3个月经周期中周期性出现至少一种精神神经症状,如疲劳乏力、急躁、抑郁、焦虑、忧伤、过度敏感、猜疑、情绪不稳等和一种体质性症状,如乳房胀痛、四肢肿胀、腹胀不适、头痛等;


②症状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在晚卵泡期必须存在一段无症状的间歇期,即症状最晚在月经开始后4天内消失,至少在下次周期第十二天前不再复发;


③症状的严重程度足以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凡符合上述3项者才能诊断PMS



5.[多囊卵巢综合症口诀]


多囊卵巢综合症 内分泌乱是特征

生殖功能多障碍 月经紊乱和闭经

雄激素多不排卵 多毛肥胖不孕症

胰岛抵抗糖异常 卵巢增大呈囊性


[解释]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持续性无排卵、多卵泡不成熟、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具有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和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改变,称为多囊卵巢综合症。



6.[绝经期综合症口诀]


围绝经期综合症 卵巢功能已丧清

雌激素值多下降 功能紊乱植神经

月经改变不规律 稀发量多频发生

潮热出汗多抑郁 焦虑多疑易激动

夫妻性功能减退 出血多为阵发性


[解释]

绝经期综合症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主要体现在月经改变,周期不规律、月经量过多、稀发、频发,潮热出汗,精神心理抑郁、焦虑、多疑、易激怒和失眠等。随绝经时间延长,逐渐出现心血管早期症状以及泌尿生殖道症状。如性功能减退、阵发性出血。



7.[子宫内膜异位症口诀]


子宫内膜异位症 宫腔内壁膜一层

表层内膜月脱落 部分出血成月经

还有部分未排出 宫腔之外地方种

生根生长成病灶 导致痛经慢性疼

形成包块难生育 即为内膜异位症


侵犯盆腔腹膜型 卵巢内异症囊肿

反复积血被包裹 名为巧克力囊肿

深部侵入器官型 剖宫侧切手术中


[解释]

女性子宫腔的内壁有一层组织,被称作子宫内膜。正常育龄女性,这层内膜的表层组织每个月全部脱落一次,同时有出血,脱落的内膜即混在其中排出体外,形成月经。


但如果上述内膜脱落后,其中一部分并未经阴道排出体外,而是跑到了子宫腔以外的其他地方,并像一把种子一样在该处生根、生长,进而生成一个病灶,会导致痛经或其他慢性疼痛、形成包块、影响生育等,即称作子宫内膜异位症,医生们常简称它做内异症。


内异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腹膜型:病变主要侵犯盆腔腹膜。

(2)卵巢型:主要侵犯卵巢,卵巢内异症常表现为一个囊肿,其中包裹反复积血形成的巧克力色囊液,故又称作“巧克力囊肿”。

(3)深部浸润型:病变由表面深深植入内部,甚至侵犯器官的肌层。

(4)其他部位,比如,肠道、膀胱、输尿管、胸腔、横膈、手术切口——特别是剖宫产和会阴侧切伤口);


8.[子宫内异症状口诀]


盆腔脏器内异症 月经过后痛经停

随着病情多发展 形成慢性盆腔痛


内异相关性不孕 阴道病灶性交痛

月经量多经期长 数日淋漓不干净

侵犯直肠肛胀痛 位于膀胱刺激症

内异肠道便秘泻 肠道粘膜少见型

严重病灶粘器官 尿梗影响肾功能

剖宫侧切内异症 包块压痛经后停

罕见经期鼻出血 咳血鼻肺内异症

好多平时不明显 无症状性内异症


[解释]


子宫内膜异位疾病会有什么表现呢?


1、痛经:盆腔脏器内异症可能引起经期腹痛,经期加重,月经后逐渐自然缓解或消失。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形成慢性盆腔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2、不孕: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除外输卵管因素后,一半以上的女性不孕与内异症有关,即内异症相关性不孕。


3、性交痛:如果病灶邻近或侵犯其他功能器官会引起相关的症状。例如,病灶位于阴道直肠隔,会引起性交痛;


4、月经改变:15%-30%患者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或经前期点滴出血。


5、其他特殊症状:

侵犯直肠,可能会有肛门坠胀、坠痛、排便痛;病灶位于膀胱,可能有尿急尿频等膀胱刺激症状肠道内异症,有时会引起腹泻或便秘,特别少见的是侵犯肠道粘膜层。


特别严重的盆腔内异症,病灶粘连与周围器官结成大块,侵及或恰好压迫输尿管,会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积水,甚至影响肾脏功能。


位于切口的内异症,如月经期剖宫产切口附近会明显疼痛、甚至自己能摸到一个包块,有压痛,而月经过后,疼痛自然缓解,包块也消失或缩小。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会阴侧切伤口处。


更为罕见的,每每与月经伴行出现鼻出血或咳血症状,则可能提示有鼻腔或肺部的内异症。


当然,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的症状,前来就诊是因为超声检查偶然发现卵巢上有囊肿、或大夫例行查体发现病灶、或者患者因生育问题就诊而发现。这些我们都可以称作无症状内异症。


9.[子宫腺肌病口诀]


内膜异位侵肌层 称为子宫腺肌病

三十五十经产妇 半数肌瘤可合并


多胎分娩及流产 慢性子宫内膜炎

内膜基底层损伤 腺肌发病是根源

合并肌瘤和增生 激素水平高相关

内膜肌层弥漫生 子宫增大如球圆

痛经进行性加重 经量过多经期延

经前一周开始痛 下腹正中是疼点

三成患者无症状 子宫肌瘤不易鉴


[解释]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是实质就是子宫内膜异位于肌层,称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15%同时合并内异症,约半数合并子宫肌瘤。


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与腺肌病发病密切相关。腺肌病常合并有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增生,提示高水平雌孕激素刺激,也可能是促进内膜向肌层生长的原因之一。


病理

异位内膜在子宫肌层多呈弥漫性生长,累及后壁居多,故子宫呈均匀性增大,前后径增大明显,呈球形。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经前1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有35%患者无典型症状,有时与子宫肌瘤不易鉴别。


诊断

可依据典型的进行性痛经和月经过多史、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质硬且有压痛而作出初步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有一定帮助,可酌情选择,确诊取决于术后的病理学检查。


10.[子宫肌瘤口诀]


子宫肌瘤是良性 平滑肌细胞增生

病因基因荷尔蒙 内分泌以及环境

育龄妇女多发生 更年期后萎缩停

多数症状不明显 发现肌瘤体检中

阴道出血不规则 经期延长经量增

长期量多可贫血 伴随乏力心悸症

下腹包块白带多 感染溃烂白带脓

前壁肌瘤压膀胱 尿急尿频刺激症

宫颈肌瘤排尿难 后壁腹胀便秘中

巨瘤入盆尿路阻 尿管扩张肾水肿

肌瘤带蒂多扭转 急性腹疼常发生


[解释]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


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和基因、荷尔蒙、内分泌及环境等原因有关,通常会发生在育龄妇女,年纪越大机会越高,并随着更年期到来而萎缩。


症状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1)不规则阴道出血,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长期经量增多可继发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

(2)下腹包块。

(3)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子宫黏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脓样白带。

(4)压迫症状:

子宫前壁下段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宫颈肌瘤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

子宫后壁肌瘤(峡部或后壁)可引起下腹坠胀不适、便秘等症状。

阔韧带肌瘤或宫颈巨型肌瘤向侧方发展,嵌入盆腔内压迫输尿管使上泌尿路受阻,形成输尿管扩张甚至发生肾盂积水。

(5)其他:

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可有急性腹痛;

子宫黏膜下肌瘤由宫腔向外排出时也可引起腹痛黏膜下肌瘤蒂扭转可有急性腹痛;

子宫黏膜下肌瘤由宫腔向外排出时也可引起腹痛


11.[卵巢囊肿口诀]


卵巢囊肿是良性 最常见的妇科病

任何年龄皆发生 生理病理分两型

黄体囊肿生理性 月经过后消失净

卵巢外伤盆腔炎 黄体破裂急腹症

病理囊肿早无症 发现总在无意中

下腹不适坠胀感 腰粗按压有物肿


腹痛月经多紊乱 巨瘤压隔呼吸难

心悸胸闷加气短 胸腔积液腹水现

压迫膀胱尿储留 压迫直肠大便难

腹腔内压多增加 下肢水肿往往见


卵巢囊肿多遗传 子宫内膜异位变

女性内分泌旺盛 还有输卵管发炎

膳食结构不合理 不良习惯有吸烟

食品植物生长素 禽畜饲料激素添


[解释]

卵巢囊肿是指卵巢的良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女性年龄,以生育期为多见


卵巢囊肿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的囊肿多为卵巢黄体囊肿,来过月经后自然消退,不需要特别处理;但也有外伤、卵巢受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盆腔炎症、卵巢子宫充血等其他原因导致黄体囊肿破裂出现急腹症,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病理性的囊肿在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患者往往因其他疾病就医在行妇科检查时被无意中发现。


有的患者感觉下腹不适,有坠胀感;有的腹围增粗,按压腹部感觉有肿物;有的会腹痛,有的还发生月经紊乱;


有的患者如果是巨大的卵巢肿瘤,可因压迫横膈而引起呼吸困难及心悸;有的卵巢肿瘤患者可能出现一侧或双侧胸腔积液引起呼吸困难,并且往往伴有腹水。


卵巢囊肿压迫膀胱可能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压迫直肠可能出现大便急或大便不畅等现象。巨大的良性卵巢囊肿充盈整个腹腔,使腹腔内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可导致腹壁及双侧下肢水肿;而固定于盆腔的恶性卵巢囊肿压迫髂静脉,往往引起一侧下肢水肿。


卵巢囊肿究竟是怎么引起的?

1、遗传因素


2、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异位也会波及卵巢,在卵巢内形成巧克力样粘稠液体的囊肿。


3、输卵管炎症:输卵管炎症常波及卵巢,形成炎性积液、积脓,进而形成卵巢囊肿。


4、内分泌因素:卵巢肿瘤多发生于内分泌旺盛的生育年龄。


5、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的膳食结构不合理,如高胆固醇饮食、维生素A、C、E的缺乏;此外,不良生活习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人体机能下降,也会引发卵巢囊肿甚至癌变。这里说的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吸烟、电离辐射等环境因素有关


6、环境因素:食物的污染,如蔬菜等使用的植物生长激素,如家畜家禽等配方饲养中瘦肉精类的激素成份。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29-88330535
029-88339112